针对传统智能交通系统代际阶段模糊、代基要素构成界定难、代际划分方法难以适应现阶段交通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基于ATS演化模型的代际划分方法。该方法从交通需求主动相应、载运工具自动运行、基础设施主动管控、外部环境主动适应四个维度出发,以人的参与程度为核心参考,形成一套自主式交通系统的代际划分标准。
自主式交通系统的目的是减少交通系统的人为干预,用交通系统的自主能力替代人工行为。从该角度出发,依托自主能力,建立自主化程度指标体系。该过程突出辅助自主、高度自主、完全自主三个代际中人和系统对于指标的响应程度,体现人逐渐被系统取代的过程。此外,实现自主能力的方式是组分运用技术并达成某种条件,该条件为新的交通系统服务水平,而技术的发展具有明确的趋势和路线,交通系统的进步取决于外部技术的推动,因此依托技术的发展路线,结合自主化程度指标体系中人和系统的表现,形成ATS代际的基本描述特征,并能够以此作为参考,指导整个ATS代际的相关研究。

图1 ATS代际划分方法论
该代际划分方法中,一方面需要确定代际划分标准,另一方面需要确定不同ATS相关的外部技术在不同技术水平阶段的表现,即交通系统服务水平。具体地,在代际划分标准的建立中,代际划分的指标体系建立依据为交通系统的自主能力,即人被系统取代的程度。该程度分为四个方面,交通需求主动响应、载运工具自动运行、基础设施主动管控、外部环境主动适应。以这四个方面为一级指标,建立二级指标,并根据人的参与程度作为依据,形成ATS分级标准。

图2 ATS自主化程度指标体系
对于自主化水平,在自主化水平的定义中,人的参与程度在体现了自主化水平高低。技术的发展最原始的意义是系统替代人完成更高级、更复杂的任务,从而让任务简单化、可实现化。因此,技术是自主化水平的最直观、最贴切的表现。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等级时,在自主化水平定义内各指标的表现,因此项目具体描述了三个代际下,技术在自主化水平二级指标下的表现,从技术体现的人被系统取代的过程,总结ATS代际下的自主化水平。
表1 自主化水平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