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式联运场景多代际描述

场景描述:在货物发出前,技术人员根据以往货物的供需匹配程度和运输路线,进行数据分析,确定多式联运的运输方案;同时收集对应的交通信息,在货物的智能设备以及沿途的智能设施上设置相关任务,或在运输过程中下达相关指令,已完成特定的功能。





在货物运输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货物单元上的传感器传输回来的数据,对货物实时的信息进行分析,掌握货物运输情况;更多的数据集中存储在设备中,待完成运输后一并上传至系统。交通载运工具可以根据高精地图、导航卫星等技术,进行自主的路线导航。中转海关服务采取一票式服务,即无需办理任何通关手续,关口人员只需对多式联运运单的单票信息、货物情况等进行审核。





货物到达后,调度运营系统控制枢纽储仓智能对货物进行计数,状态信息可以自主更新;并传输全部数据给中心服务设施,供技术人员对各个运输阶段进行费用计算,并发送给运输各方,最后形成评价指标并进行效能分析。





在辅助自主代际下,相比于传统的多式联运体系,在货物发出前、运输时和到达后三个环节中对多式联运的设备初步融入了人工智能、5G通信等技术,并利用相关智能设备如:摄像头、雷达、通信单元、烟雾检测器等来支持单个标准化货物单元智能化的服务。但对于道路、水路、铁路和航空交通方式的选择,交通管理系统可以提供以往联运的数据,但需要技术人员将多种运输方式的收费方式、航线选择、载量匹配等方面进行适配。





除此之外,还有对多式联运设施以及多式联运运营形式的智能化。例如,智能化运输站点对储仓内的货物及其安全进行监控,并提供相关航线的运行信息如到站、入港预测等服务;智能化运输设施则提供如机场、港口和中转点的运行与安全监控、车辆船舶进出识别与管理以及能源设施运行及监控等服务。





这些检测的数据信息和服务信息通过5G通信技术会被记录在“运单”上,实现多式联运运单电子化,并且在运输公司、海关、货主等各方共享公开的部分信息。





该代际下交通技术水平低,交通管理系统没有接入全局交通网络信息,无法对实时交通状态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多式联运方案(供需匹配、路线分析、交通方式选择等)。设备智能水平低,只能被动存储数据,设备间无法进行信息沟通,设备与中心也缺少信息传递。例如,对标准化货物单元只进行基础的监控功能,并不会与中心服务设施进行频繁的信息交互,也不能与调度运营系统实时交互。自主化水平低,信息处理与功能操作依赖人工完成。在目前阶段各个服务领域乃至领域内的各个功能关联性较低,资源调度速度慢,仍然需要技术人员对调度信息进行分析、协调,下发操作与执行命令。各个功能领域无法做到独立自主协调合作、缺乏配合。





总体而言,多式联运过程中设备、多式联运设施以及多式联运运营形式的智能化为技术人员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数据信息,减轻了一定的工作量并优化了运输效率,但各组织无法主动进行数据处理和行为决策,仍需技术人员下达指令,延迟性高,多模式运输组织被动响应特点突出。






场景描述:在货物发出前,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依据已有的大量联运数据进行计算,并结合实时的交通路网信息,确定多式联运的运输方案(供需匹配、路线分析、交通方式选择等)。





在货物运输过程中,货物实时的信息传输依赖于大数据计算与分析技术,相比以前速度更快,延迟较低;交通载运工具利用环境信息,可以对导航线路进行实时的修正,精度得到了一定提高。中转点海关业务在入关前已经对“一单制”的联运表单审核,实现全过程信息公开、共享,中转无需人工参与,通关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货物到达后,枢纽储仓智能可以独立对货物进行各种状态信息的更新;并传输大部分数据给中心服务设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多式联运的费用进行计算并形成评价指标,进行效能分析。





在高度自主代际下,新增了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网联环境下,智能设备可以完成设备间实时的信息传递。车载、船载、空载和交通管理部门等设施厂商运营者提供的运载设备、设施能够感知附近信息,并能够与周边其余交通设施设备进行数据共享,交通运载工具决策设备实现交通状态信息处理并规划出最佳运输线路。该代际下的多式联运能够基本实现自主运输功能;感知技术相比于辅助自主代际能够感知更大范围、更多种类的交通信息,初步实现智能感知功能;网联技术能够实现设备与服务中心、交通设施设备实时的信息交互功能。道路、水路、铁路和航空交通方式的集成得到一定程度的智能化,系统可以根据订单信息进行交通方式的合并,并更多集中于实时的交通信息、海关交接等方面。





网联技术与云技术充分发挥优势,多式联运设备与设施,多式联运中的所有信息,如货运信息、联运规则、,收费标准与方式等均采取一体化服务,只需在运输前完成方案确定,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测所有业务与费用情况,并且可以通过统一的表单进行多方交流与协作。基本实现多式联运基础设施“一体衔接”、联运线路“一网联通”、运输信息“一站互享”、联运规则“一单到底”的要求。





该代际下交通技术水平较高,交通管理系统接入全局交通网络信息,可以根据以往联运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给出较为合理的多式联运方案(供需匹配、路线分析、交通方式选择等),可以结合实时交通状态进行分析,实时性得到显著提升。设备智能水平大幅上升,设备基本可以实现交换传感信息,设备与服务中心可以进行实时数据传输。例如,标准化货物单元可以实时上传部分结构化的检测数据,与中心服务设施进行初步的信息交互。自主化水平较高,通过ATS系统完成设备、设施的信息处理与功能操作。可以将代际一建立的各个智慧化功能服务进行协同优化,利用数字化多式联运运营平台,通过数据分析、数据预判以及数据决策做到实时性强、智能化高的智慧协同。各个服务领域、各个功能关联性较高,大部分功能领域做到协调合作、有序配合。





总体而言,基本实现“一次填单、一口报价、一次委托、一次结算”的业务新模式。系统可以根据一体化网联的设备、设施实时更新数据信息并下达指令,对多式联运过程进行决策和控制,多模式运输组织实时响应特点突出。






场景描述:在货物发出前,不同交通方式融合和统一并通过云平台进行调度,系统通过调度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制定相应的方案,通过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将计划落实到智能化的货物和载运工具上,实现不同交通方式的高效协作和无缝衔接。在全过程的运输中,各阶段的自动运输设备完全由系统探测和控制。将公路、铁路、港口接入区块链中,打通各个业务主体间信息壁 垒,实现不同运输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传递。将物流、生产等企业接入区块链,可以满足多式联运的业务模式。





在货物运输过程中,货物实时的信息分析并不再依赖于传统的计算方式,云计算可以做到实时计算并将计算结果马上返回设备,方便货主实时掌握与控制货物运输情况;交通载运工具利用GNSS、IMU、环境特征匹配定位技术为主的高精度定位技术,进行自主的路线导航。中转点海关业务依赖于5G通信技术,在到达关口前已经完成全部货物和通关数据的检测与审核,直接通关。





货物到达后,依据完整的运输数据,采取一体化电子收费。在整个运输的过程中,货物可通过一个电子票务完成所有运输的进程(海关、中转、货仓存储等)。在完成全过程的运输以后,货主可通过多式联运云平台进行所有费用的支付。系统主动形成对多式联运的效能分析,并将此次的数据存储于云端数据库。货主与技术人员可通过完整的多式联运数据库查询运输信息。





在完全自主代际下,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云服务等技术充分发挥优势,由车载、船载、空载和交通管理部门等设施厂商运营者提供的运载设备、基础设施设备、标准化货物单元设备实时传输大量信息至云服务中心,中心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处理并存储数据。道路、水路、铁路和航空交通方式真正实现一体化集成,形成包括但不限于运输状态、航线分布和载量等交通信息的云数据,汇集于服务中心并在多式联运运营云平台显示,可供系统统一选择和调度,便于多式联运运输方案的确定。





同时,多式联运管理系统加入了区块链技术。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多式联运服务平台,实现运输过程各企业、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提高协同能力,使货物流通更快更好,降低多式联运各参与方的物流成本。区块链能保证一定中心化数据结构处理性能的同时做到去中心化的系统设计,还具备完善的数据安全保障设计。





该代际下交通技术水平高,系统完全接入全局交通网络信息,可以对交通状态进行实时分析,给出合理并可以根据实际交通运输状态进行变更的多式联运方案(供需匹配、路线分析、交通方式选择等)。设备智能水平高,单个设备智能化程度高,设备间可以交换传感信息,设备与服务中心可以进行实时数据传输。例如,标准化货物单元可以实时上传所有检测数据,与中心服务设施进行信息交互。自主化水平高,通过ATS系统完成信息处理与功能操作。例如,运输载具之间可以形成更为高效的通信,同时可以进一步实现与交通基础设施、云服务平台的全方位连接和信息交互,根据实时交通状况更改运输路线。各个服务领域、各个功能关联性极高,各个功能领域做到独立自主协调合作、紧密配合。





多式联运业务痛点主要是运输数据难以共享造成的,所以需要对运输数据进行管理,并且需要打破信息壁垒,简化多个参与方之间沟通与交互,而信息的交互首要需要考虑就是信息及数据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到货物的安全,也涉及到各参与方的审计和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引用区块链技术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关于我们
  丨  
联系我们
  丨  
回到顶部